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生活动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清明∣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以青春之名 向信仰致敬”清明节祭扫活动

发布者:郭增玉、周靖怡 [发表时间]:2025-04-03 [来源]: [浏览次数]: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4月2日,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生一行27人,赴天津市烈士陵园,开展“以青春之名 向信仰致敬”清明节祭扫活动,通过沉浸式思政课堂、英雄事迹分享、红色诗歌诵读等形式,在庄严肃穆的陵园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陵园纪念馆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飞以《就义诗》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日名将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慷慨悲歌。他结合珍贵历史影像资料,还原了吉鸿昌将军在狱中写下绝笔信、英勇就义的壮烈场景。“吉鸿昌将军用生命诠释了‘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坚定抗日信念和民族气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李飞老师勉励青年学生讲到,“我们要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让青春在新征程上绽放光芒。”

活动现场,化学化工学院退役士兵董浩身着军服,以“军人的信仰”为主题分享军旅感悟,回忆起在部队执行任务的经历,表示再苦再累也必须完成任务,因为“军人的信仰就是‘宁可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这种精神与革命先烈是一脉相承的。”他的亲身经历与吉鸿昌将军的英雄故事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引发师生热烈掌声。

祭扫尾声,全体师生在陵园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环绕碑文缓步瞻仰,并一起深情诵读《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就义诗》等红色诗篇,激昂的诗句化作对先烈的崇高礼赞。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周靖怡谈到:“清明祭英烈不仅是对先辈们的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向未来的庄重承诺。希望同学们将缅怀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在科研创新、乡村振兴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