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理工要闻 -> 正文
理工要闻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024-10-17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校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系统梳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成果。官网开设“教育强市看天理”专栏,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呈现广大师生勇于创新、勇攀高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不断彰显天理作为、唱响天理之声。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和天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打造师德建设品牌项目

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开展庆祝教师节暨师德示范月主题教育、新聘教师入职仪式、退休教师荣休仪式,厚植师道文化,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开展“天理榜样”评选表彰、“明德讲堂”师德巡讲,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马红健、全国优秀教师杨淑莹、国家级人才丁轶、天津市最美女教师陈民芳、天津市优秀教师钟地长和张斯文等112名教师先进典型开展巡讲百余场,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师德内涵,激发、汇聚、传递教育正能量。常态化开展师德调研、警示教育,严格招聘引进、考核评价、师德督导、违规惩处,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



实施“明理学者计划” 引才成效显著

2020年以来,实施“明理学者计划”,设置顶尖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新锐人才、创新人才等5个引才层次,面向海内外积极引进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连续举办四届“明理学者”国际论坛,搭建了海内外人才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明理学者计划”实施以来,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8人,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3人。引进优秀博士新教师300余人,其中“新锐”及以上层次人才30余人,展现出良好的引才效果。



实施“英才培养计划” 促进青年人才快速成长

在人才工作中坚持引育并重,与“明理学者计划”引才政策相对应,2022年出台“英才培养计划”,设置A、B、C、D等4个培养层次,选拔校内教师进行重点培养,使校内人才与引进人才具有同等事业发展平台。目前,已有22位青年才俊入选“英才培养计划”,均在35岁以下,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及军工重点项目,发表学科领域顶级期刊论文。



将引才与引智有机结合 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

制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聘任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由特聘教授、荣誉教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双聘院士组成的柔性引才机制。5年来,聘请28位知名学者、头部企业专家、杰出校友兼职从教,加强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



高质量开展博士后工作 流动站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3年,新增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总数达到4个,实现了倍增,打造了学校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和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平台。承办2023信创与数字经济全国博士后海河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学校在信创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学术影响力。5年来,共招收24名统招博士后、9名与工作站联合培养博士后,2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天津市联合资助,3人获得天津市首批博士后创新岗位资助。组织31支团队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国家金奖1项、优胜奖5项,天津市一等奖2项。



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和体系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分类评价,按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应用推广型、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实验技术、教育管理等不同岗位设定评价标准,按学科设置艺术类、体育类、航海类持证教师类职务评审附加条件,促进具有不同专长、受聘于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设置标志性成果单一晋升条件,淡化数量要求。坚持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实施申报高级职称外审制度,保障高级职称评审质量。修订《内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实施办法》,以“基础稳固+单项冠军”作为内聘高级职称条件,促进优秀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增强教师队伍活力。


深化岗位聘用制度改革 激发队伍活力

修订《天津理工大学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意见》、制定《2021—2024聘期全员岗位聘用实施方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岗位聘用的首要条件。进一步实施教师岗位分类聘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岗位教师,建立分类聘用标准,发挥教师专长。建立教师预聘——准聘——长聘制度,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内生动力。实施新教师预聘制度,预聘期考核合格者纳入长聘体系,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关系,让新教师保持适度压力。实施高级职务教师准聘制度,准聘期考核合格者纳入长聘体系,不合格者低聘至下一级职务。实施高层次人才年薪制,以“人才计划+业绩成果”作为聘用条件,不将人才称号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突出业绩导向,强化聘期任务考核,未完成任务者低聘或退出年薪制,实现“待遇能高能低”。


强化教师培训 提升教书育人水平

实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双百五年计划”,加强教师培训,举办“明理青椒”沙龙、骨干教师研修,打造具有天理特色的“工程师之师”队伍,以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建好教师网络培训资源,打造集教师培训管理、在线学习管理、职业发展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增强教职工成就感和获得感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断优化学院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关键指标体系,依据指标达成度核拨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教师突出业绩奖励,对取得优异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的教师予以绩效奖励。鼓励各学院开展社会服务,在核定的工资总量内,自筹资金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修订《福利费管理办法》,对于生病住院的教职工,所在单位可灵活采用发放慰问金或购买慰问品的方式进行慰问,向生病教师传递组织关心、关爱。


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积极创新人才服务方式,着力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修订《关于完善人才服务机制的实施办法》《人才科研配套经费实施细则》《引进人才住房待遇实施细则》《单身教职工公寓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推进“智慧人事”建设,持续提升人事人才管理业务能力和水平。


人才兴则事业兴。学校始终将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师德师风提升计划、明理学者计划和英才培养计划,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聚集更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激发教师创新创造活力,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作出天理贡献。

Baidu
map